在媽媽身邊五年了~
終於等到噗噗的第一次入學
一旦進入了學校生活,就是孩子學習真正獨立的開始,
有自己的生活圈,可以自己決定想說與不想說的
(反正父母看不到也問不太出來XD)
孩子一旦搭上了『學校』這班列車,開往的就是自己人生的終點
列車長就是孩子自己,速度與前進方向都是孩子自己決定
父母可以幫他規劃,可以提供意見,但是最終的決定,還是孩子自己
第一週去上學的噗噗,適應狀況算是很不錯
每天接回來都是笑咪咪的
噗的學校是中大班混齡,採用角落式教學
給孩子的自由度算是很大
也由於是中大班混齡(3/4以上都是大班生)
所以其實會哭哭的小朋友真的不多(但中班大班都有)
第一天噗噗說她們班有人哭,到了第三天就不哭了XD
噗噗最不喜灣中午午睡,但也都能配合老師指令乖乖躺好
最喜歡用餐時間,每天都跟我說學校的東西都好好吃
(還被老師大力稱讚吃飯很棒XD)
週一開始上學,到了週四週五還是會有點抱怨不想上學
但是最後都還是很認份的進到教室去了
前面一週,我真的超擔心接到老師的電話啊!
到了第二週,前三天由爸爸送去上學
週四週五我會一起出門送噗去學校
這兩天噗念半天,吃完午餐就帶走(下午有其他課程安排)
整體來說,噗噗知道要去上學的原因
知道媽媽會準時來接她,知道學校裡有可以一起玩的小朋友
知道老師會照顧她們也會帶他們玩遊戲
也從老師的口中得知,噗噗是個很獨立穩定的孩子
讓媽媽真的是打從心裡開心
========================
幫助孩子順利入學,噗媽這裡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大家就是參考參考,畢竟每個家庭環境不同
尤其孩子的個性也不同,大家隨機應變啊~
我大致上分成六點~分成上下集來說才不會太冗長
一.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這是最最最基本的基礎,不管是不是要入學的孩子,
只要孩子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孩子的表現就會越來越穩定
1.不管你怎麼鬧,媽媽都會在這裡等你
我真的,從來都沒有對噗噗說過
『我不要你了』『你再這樣就自己留在這邊』
『你跟OO回家好了』『掰掰我要走了』
噗噗小時候當然也會在路上大哭大鬧(很多朋友都看過)
我會表情很嚴肅的把她抱去旁邊,跟她說『我等你哭完我們再走』
對這麼小的孩子,不要隨便開這種『媽媽會離開你』的玩笑
因為建立信任很不容易,瓦解信任卻是一瞬間
就連身為成人的我們,
也無法接受另一半隨時都說『我要離婚』『我要跟你分手』這樣的玩笑
說久了,你的心裡不會有疙瘩嗎?不會懷疑嗎?
更何況,是把媽媽當成全世界的孩子
一旦想到媽媽有可能會離開會消失,孩子當然要緊緊抓住媽媽
只要孩子的小腦袋裡從來沒有
『媽媽會不要我』『媽媽會消失』這樣的印象與感覺
就有足夠的力量與勇氣,穩穩地踏出獨立的第一步
2.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會帶你回家
每當有路人開玩笑的說『啊你跟我回家好不好』
噗噗一開始都會一直看著我,
我就直接跟噗說『媽媽會帶你回家,OO跟你開玩笑的』
(我才不管路人會不會尷尬!切!)
等路人消失以後,我就會跟噗解釋路人這樣說的原因
然後不斷跟他保證,媽媽絕對不會讓別人把你帶走,你是我的心肝寶貝!
然後也會反問他『如果有人要把媽媽帶回家,你會讓我被帶走嗎?』
孩子當然會說『不要』
這時候就再加強一下『所以啦~媽媽也不可能讓別人把你帶走啊』
讓孩子了解,媽媽愛他就像他愛媽媽一樣~
有人說『啊孩子很健忘啦~打完罵完說完他等一下就又忘記了』
我想說的是,孩子真的是很健忘沒錯,
但是孩子一但記住了,就是記得一輩子
3.媽媽愛你,不管你乖乖還是鬧鬧,媽媽都一樣愛你
事情做得很好,媽媽好開心,媽媽愛你
事情做錯了/你鬧脾氣了,媽媽會生氣,但媽媽一樣愛你
媽媽會生氣是因為這件事
『有可能讓你受傷』『在不適當的時間做這件事,嚴重影響別人』
告訴孩子媽媽生氣是對『事』,而不是對『人』
在生氣的時候, 我也會同時告訴他
『在哪裡可以做這件事(動作)你才不會受傷,我下次帶你去』
『什麼時候可以做,現在為什麼不能做』
建立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想辦法解決的能力與態度』
而不是做錯事了以後,會害怕媽媽因此而不愛他
4.讓孩子知道大人生氣不見得完全是自己的錯
好~媽媽是人不是神,所以媽媽會爆炸是正常的
我當然也會爆炸會大吼會跟老公大吵一架
在吵的時候我真的也管不了小孩在不在旁邊
忍一時風平浪靜,忍超過就巴吼哩系!
(好啦~只有動口沒有動手啦~巴吼哩系是我的心內話)
不管是吼完小孩或是老公,媽媽真的都會在冷靜下來後
跟孩子好好解釋一下媽媽生氣的原因,順便跟孩子道歉
有時候媽媽對孩子的不耐煩,突然情緒暴躁都有可能是因為
『媽媽沒睡飽』『媽媽肚子餓』『媽媽MC要來』
現在噗噗知道我很累或MC要來的話,
大部分都會願意讓我休息一下她自己去玩
休息完後,我都會唸一本故事書給她聽,謝謝她讓我休息
媽媽真的快要爆炸的時候,也會跟噗噗說
『媽媽現在快要生氣了,你讓我冷靜一下』
所以現在噗噗看我臭臉或是感覺我在生氣,
都會跟我說『不然我現在讓你冷靜一下』
同樣的,在要進入學校生活的時候
我就會慢慢引導孩子,有些老師可能會生氣,可能會大聲對小朋友說話
但是你可以慢慢去分辨老師生氣的原因,
有可能是小朋友會受傷,有可能是小朋友會影響到別人
也有可能是老師真的太累了所以脾氣比較不好
當孩子能夠分辨大人生氣可能的原因,也就不會那麼懼怕別人生氣
二.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舉凡自己吃飯,大小便,收拾東西這些,
都是去上幼稚園前最好要學會的基本配件
真的不要抱持著『去學校老師就會教』的想法啦
(幼幼班或小班的孩子當然還沒辦法啦,但可以同步練習)
當孩子的自理能力夠的時候,
去學校就比較不容易感到挫折
站在老師的立場,如果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自己打理好,
老師也會有更多的時間與耐心陪伴孩子(老師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個觀念可以跟媽媽分享一下
我一直跟噗噗說『做錯事了不要緊張,好好說,想辦法解決就可以了』
我也真的很不喜歡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的時候
旁人就開始起哄『侯~~~你完蛋了!你糟糕了!你死定了』
我真的不懂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嚇小孩?還是這樣就可以解決事情?
大人都會犯錯,都會打破東西,
更何況是身體和心智都尚未發展成熟的小孩?
不小心打翻東西,跟老師說
『老師對不起我不小心把水打翻了,我會自己清理乾淨』
如果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我會請噗噗跟老師說
『老師我真的不喜歡吃OO,請問可以給我一點點就好嗎』
我有跟噗噗說,不能都不吃,因為每種食物都有很厲害的超人住在裡面
老師也會希望小朋友不挑食,所以
也教他分辨如何說話,別人才會容易答應他的要求
例1:我不喜歡吃OO!我才不要吃(鬧脾氣)
例2:我不喜歡吃OO!請問可以給我一點點就好嗎
最後一樣都要吃一點點,你覺得老師會比較喜歡哪一種說法?
三. 繪本搭配親身經歷
平時說故事的時候,就可以加入一些與學校有關的繪本
可千萬不要在開學前2週天天用開學繪本疲勞轟炸啊
這樣只會有反效果的喔~~(小孩可不笨)
也切記千萬不要邊念繪本邊說『所以你就是要去上學啊』
『你看人家都有乖乖上學』『去上學才是乖小孩阿』之類的風涼話
繪本部分,我覺得媽媽可以自己走一趟書店挑,
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的狀況挑選合適的繪本
『像噗噗很愛吃飯,我就不用特別選好好吃飯類的繪本』這樣的意思
不能邊念繪本邊撈叨,但是可以加進『媽媽親身經歷』
小孩子很喜歡聽媽媽說小時候的故事
所以這是我很常拿來『洗腦』噗噗的方式
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喔….
你知道嗎?媽媽小時候發生過一件事….
媽媽小時候去學校的時候也是一直哭耶(先打預防針),
後來班上有一個很善良漂亮的小姊姊就來陪我說話
跟我玩然後還說我中午可以睡在她的旁邊
然後跟我說媽媽很快就來接我了~
結果睡覺起來以後吃完點心再玩一下下,婆婆(我媽)真的就來了耶!
還嚇我一跳(配合誇張反應),我都還沒玩夠婆婆就來了
(通常這時候噗噗就會一直笑)
搭配故事的內容,有時候也可以說
『媽媽小時候上學的時候也遇到過耶!後來啊~老師跟我說…』
噗噗最喜歡聽我說小時候學校的事
同理孩子的心情加上提供孩子解決的方法
最後就是完美開心大結局
阿居然說了那麼多~
但是這還只是噗媽對噗噗做的建設的一一一小部分啊!
另外還有
四. 讓孩子對學校有好印象
五. 帶著孩子參與入學準備的過程
六. 提供孩子溫暖而堅定的堡壘
就等噗媽寫完以後再跟大家分享喔~
喜歡噗媽的上學心得分享~可以幫我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喔J